您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 >

追忆峥嵘岁月传递英雄精神

作者:admin   发布时间:2021-07-30 00:10   浏览:

 
跨过时空的对话|杨根思战友杨德盛:追忆峥嵘岁月 传递英豪精力
 
  四川大学校史馆有一面展墙,专门记录着71年前川大校友跨过鸭绿江,投身朝鲜战场的英豪事迹。作为校史馆的一名学生解说员,20岁的预备党员于世博常在课余时背对展墙默记解说词。他清楚那些英豪的故事,却不能彻底了解他们奔赴战场时的情怀。
 
 
 
 
 
  本年90岁高龄的杨德盛白叟,正是70多年前历经抗美援朝战争的一名兵士。1950年奔赴朝鲜战场时,杨德盛的年岁同于世博相仿,只要19岁。在那里,杨德盛负过伤、杀过敌,目击了战争的惨烈,也见证了英豪的无畏。回想峥嵘岁月,他向年青的于世博叙述着自己的初心,打开了一场跨过时空的对话。
 
 
 
 
  1950年6月25日,朝鲜战争迸发。那时分,杨德盛是一个从军不满一年的19岁兵士。回想起接到抗美援朝任务时的景象,杨德盛爷爷至今记忆犹新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  “1950年10月底,我们从南京出发,坐了一个星期的火车,到了沈阳。原地待命了几天后,任务下来,上面派我们去捍卫‘国防最前线’。”杨德盛爷爷说,“文明教员解说,我们要支援朝鲜,保家卫国,然后就‘气昂昂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’。”
 
 
 
年青时的杨德盛
 
  志愿军和所谓联合国军的交兵进程,于世博在操练解说时看过多次。杨德盛爷爷告知于世博,为了抵达作战区域,兵士们首先要冒着饥饿与酷寒,翻过一座又一座险恶的雪山,这其间,最难以跨过的,便是山险雪厚的狼林山。
 
 
 
杨德盛地点的连队在朝鲜行军
 
  “刚到朝鲜时,从那里的村子经过,我们能听到大人、小孩的喊叫,从荒山野岭走,只能听到野兽的嚎叫。到狼林山的时分,我们现已一连走了十几天,粮食断了,气温也下降到零下二三十度,我们心情就有些沉重了。肚子饿得凶猛,我们就在原始森林里,把松树靠北一侧的表皮扒开,吃里边一层瓤。冷得凶猛了,就用草裹在身上御寒。一个失足下跌山崖,底子没办法救,冻伤、饿病的就更多了。”
 
 
 
抗美援朝兵士据守在小高岭
 
  翻过狼林山,志愿军抵达作战区域长津湖邻近,战役一触即发,敌我两边围绕着下碣隅里这一地点打开攻防。其时,杨德盛据守在下碣隅里邻近的小高岭,敌人要想突围,有必要拿下这一阵地。从 11月29日开始,敌军连续发起了9次攻势,杨德盛和战友死守阵地,但也损失惨重。
 
  战役中,杨德盛先是腿部中弹,后来腹部又被刺刀刺伤,好在他反应敏捷,才反杀敌人,保住了性命。战役结束后杨德盛才发现,连里169名走上阵地的兵士,仅剩下了5名伤员,回撤中,又有一人献身在半途中。
 
 
 
于世博对话老党员杨德盛爷爷
 
  惨烈的战役在年青的杨德盛心里刻下了难以消灭的印记,却愈加坚定了他参加中国共产党,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的决心。杨德盛爷爷告知于世博,其实早在这次战役之前,他的老班长就从前询问愿不愿意参加中国共产党,他其时是很激动的。
 
 
 
杨德盛在朝鲜的入党材料
 
  “只要共产党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,寻求人人平等,所以我一向就很神往。在长津湖打完仗,想介绍我入党的老班长献身了,介绍人也就没有了。后来我就找到我们新的班长,说了我的主意,他说指导员曾跟我讲过这件事,我愿意当你的介绍人,介绍你参加中国共产党。”就这样,1951年,20岁的杨德盛在朝鲜原山里火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,现在已有70年党龄。
 
 
 
思念杨根思 铭记“三个不相信”
 
  直至71年后,回想起其时的血雨腥风,回想起消失在长津湖畔的身影,杨德盛白叟都无法平静。他的家人说,白叟现在睡眠很浅,梦里念叨的,都是其时的那些人、那些事。这其间,最让他魂牵梦绕的便是自己的连长、战友和老乡杨根思。
 
 
 
1951年5月,志愿军第20军军长张翼翔为“杨根思连”授旗
 
 
 
  杨根思与杨德盛都是江苏泰州人,在解放上海时结识。那时分,杨根思现已是有名的“爆破大王”。长津湖畔小高岭的战役中,杨根思作为连长带领兵士们阻止美军撤离,战役到最终一刻,拉响炸药包,与40余名敌人同归于尽,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两名特级英豪之一,并直接影响了另一名特级英豪黄继光。
 
 
 
杨根思
 
  回想起老连长,作为同乡与战友,杨德盛爷爷非常惋惜,但作为杨根思连的一名兵士,他在战役中、复员后,甚至九十高龄,都明晰地铭记取“人在阵地在”和“三个不相信”: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,不相信有打败不了的困难,不相信有打败不了的敌人。
 
  杨德盛至今记住他与杨根思的最终一次对话。当年,自己反杀三名联军后,也负了伤,趴在地上继续据守。杨根思上来询问他的情况,也下达了战役任务。他告知杨德盛:“小杨啊,人在阵地在,你不要当孬种,不要给老乡丢人啊。”杨德盛回想,连长说完后,又叮咛自己要时常动一下,不要一向趴着。在那样恶劣的气候下,许多兵士在埋伏中逐步被冻僵、失温,最终冻死在阵地。
 
 
 
杨德盛珍藏着杨根思带他拍摄的照片
 
  杨根思的这句“人在阵地在”,是他冲锋陷阵和带兵打仗的信条。“他常说,钢板再硬,我都要钻过去,碉堡再健壮,我都能攻破。打起仗来,便是冲锋在前,不留退路。”提起杨根思的献身,杨德盛心里五味杂陈。他珍藏了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,那是杨根思在上海的时分花钱给自己拍的。当年两个人还拍了一张合影,但因为意外损毁了,这让杨德盛爷爷很心痛。
 
 
 
  从战争时代走出来,杨德盛爷爷为祖国流过血,拼过命,到了和平时代,他仍然秉持着当年杨根思的“三个不相信”。1976年10月转业后,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绝少提及自己在朝鲜浴血的这段往事,但却一向牢记取英豪的情谊和精力。在他看来,国家要往前开展,各行各业肯定都会遇到困难,要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世界第一流,离不开“三个不相信”。
 
 
 
  年至九十高龄,杨德盛爷爷不但把自己珍藏的老物件捐到纪念馆,还常到部队里讲前史、讲党课,他想把英豪们的故事讲给于世博这样的年青人听,告知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,也告知他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什么。他说,把自己恪守一辈子的英豪精力传递下去,是自己的责任,把这些宝贵的精力财富传承好,也是青年人不容推托的任务。